张学良晚年自述:原先从不迷信,但在枪杀杨宇霆后我却信了
那天傍晚,他兜里揣着一枚1928年造的袁大头,在办公桌前连掷六次,全是同一面朝上。1/64的概率砸在掌心,少帅当场把硬币塞进抽屉,下令动手。几十年后,他在夏威夷跟唐德刚回忆这段往事,苦笑着说:“年轻时我笑话别人迷信,结果轮到自己,还是把命交给了硬币。”
那天傍晚,他兜里揣着一枚1928年造的袁大头,在办公桌前连掷六次,全是同一面朝上。1/64的概率砸在掌心,少帅当场把硬币塞进抽屉,下令动手。几十年后,他在夏威夷跟唐德刚回忆这段往事,苦笑着说:“年轻时我笑话别人迷信,结果轮到自己,还是把命交给了硬币。”
张学良活到101岁,亲眼瞧着中国从军阀混战到国民党败走台湾,他晚年在美国和台湾接受采访,把国民党输给共产党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。1990年6月17日,他首次接受日本NHK电视台采访,谈起西安事变的前前后后。1990年12月9日至10日,NHK又播出他的专访,焦点
【人民日报海外网】等(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)。为提升文章可读性,细节可能存在润色,请理智阅读,仅供参
张学良活到100岁高龄,1991年在美国夏威夷接受采访时,突然抛出西安事变的新说法。这位曾经的东北军少帅,半生软禁后终于能自由开口,他直言杨虎城才是事变的主导力量,自己只是名义上的头面人物。这话一出,历史圈子炸了锅,因为从1936年事变发生后,官方叙事一直把张
2001年,101岁的张学良在夏威夷病榻上突然落泪,对身边人说:
1990年8月,檀香山午后的阳光被百叶窗切割成细碎光斑。八十多岁的张学良半倚藤椅,听到旁人提到西安事变,他忽然抬头,用几近耳语的声调说:“那一仗,可不是我挑头。”
今天我们聊的这个人,名字一出,老一辈人都会叹口气——张学良。他是“民国四大公子”之一,开豪车、住豪宅、穿西装、娶美人,爹是“东北王”张作霖,自己27岁就统帅几十万大军,妥妥的“国民顶流富二代”。可谁能想到,他人生最风光的时候,也是他悲剧的开始。尤其是后半辈子,
“乱世出英杰”这话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再贴切不过。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踏破山海关,东北三省的哭喊声还未散去,华北平原又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。就在这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,蒋介石却执意“攘外必先安内”,调转枪口攻打自己人。背井离乡的东北军、憋着一肚子火的西北军、战略
1936年12月的一个冬天,张学良和杨虎城突然把蒋介石扣在了西安。这事震惊了全世界,也改变了中国后来的走向。张学良说自己干这事是因为蒋介石想拿机枪打学生,但后来又被软禁了几十年。杨虎城没活到解放,在狱里就被杀了。现在的人翻旧账,发现俩人的回忆都不一样。
你有没有想过,一个曾经手握30万东北军、坐拥百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少帅,人生最后悔的事,不是丢了江山,不是被囚半生,而是——没能给一个骂他的乞丐一碗热饭?
张学良活了101岁,晚年在夏威夷的轮椅上,被问起这辈子最后悔的事,他沉默半晌,只说:“最不后悔捉蒋,最悔的是杀了杨宇霆。”
在夏威夷希尔顿酒店附近的老年公寓里,一台老式收音机常常在午后响起,旁边已经99岁的张学良老人靠在桌前听音乐。